【繪畫知識】色彩基礎知識講解!
色彩的概念
光從物體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種視覺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義上理解可分為色和彩,所謂色是指人對進入眼睛的光并傳至大腦時所產生的感覺;彩則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對光變化的理解。
1. 光學三原色
光學三原色由:紅、綠、藍組成。
色值分別是:
紅(red ):#FF0000 RGB(255,0,0)
綠(green):#00FF00 RGB(0,255,0)
藍(blue):#0000FF RGB(0,0,255)
2. 顏料三原色
顏料三原色由:品紅、黃、青組成。
色值分別是:
品紅(magenta):#FF00FF CMYK(42,64,0,0)
黃(yellow):#F8F400 CMYK(0,11,92,0)
青(cyan):#00FFFF00FFFF CMYK(38,0,16,0)
理論上,原色可以調制出絕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調不出原色。
那么,這兩種有什么區別呢?
3. 區別
光學三原色和顏料三原色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他們的混合原理不同,分為相加混色和相減混色。
光學三原色為相加混色(可以理解為光的疊加),混合后顏色的明度提高,三色混合即為白色。
相反,顏料三原色采用相減混色(可以理解為光的吸收),混合后顏色的明度和純度都會下降,三個混合即為黑色。
在設計中我們可以區分為 RGB(光學三原色)和 CMYK(顏料三原色)。
RGB 模式本質上與 CMYK 模式沒有區別,只是產生顏色的方式不同。顯示器采用RGB模式,就是因為顯示器是電子光束轟擊熒光屏上的熒光材料發出亮光從而產生顏色,當沒有光的時候為黑色,光線加到最大時為白色。而打印機呢?它的油墨不會自己發出光線。因而只有采用吸收特定光波而反射其它光的顏色,所以需要用減色法來解決。
運用場景:
光學三原色:RGB模式,燈光色彩中;
顏料三原色:CMYK模式,繪畫和印刷領域。
冷暖色調
冷暖色由三種原色、三種間色和六種復色組成的系統就稱為十二色環,從紫色至黃綠為冷色,黃色至紫色為暖色。
冷色可以讓人聯想到海洋、天空、雨雪等,讓人產生理智、寒冷、沉寂的感覺。
暖色可以讓人聯想到火焰、太陽等,讓人產生溫暖、熱情、開放的感覺。
實際案例中,冷暖色調的搭配,直接決定了觀賞者的第一感官。觀賞者第一眼的情緒感觸,就由此而來。
顏色的三個屬性
顏色的三個屬性分別為:色相(Hue)、明度(Brightness)、飽和度(Saturation)。
1. 色相
色相指的是這些不同波長的色的情況。波長最長的是紅色,最短的是紫色。
色彩是由于物體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視神經上所產生的感覺。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長的長短差別所決定的。把紅、橙、黃、綠、藍、紫和處在它們各自之間的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這 6 種中間色——共計 12 種色作為色相環。在色相環上排列的色是純度高的色,被稱為純色。
2. 明度
明度是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計算明度的基準是灰度測試卡。黑色為 0,白色為 10,在 0~10 之間等間隔的排列為 9 個階段。
色彩可以分為有彩色和無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著明度。作為有彩色,每種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測試卡上都具有相應的位置值。彩度高的色對明度有很大的影響,不太容易辨別。在明亮的地方鑒別色的明度比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難以鑒別。
3. 飽和度
飽和度是用數值表示色的鮮艷或鮮明的程度。
飽和度為 0 時,就是黑白灰。有彩色的各種色都具有彩度值,無彩色的色的彩度值為0,對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純度)的高低,區別方法是根據這種色中含灰色的程度來計算的。
顏色搭配
1. 單色
單色指的是某個顏色純度的變化,就是在原有色上疊加 10%~90% 的白色/黑色得到的一個顏色。
這種方法運用到產品中,會給人一種樸素、低調干凈的感覺;同時,也會給人一種單調的感覺。單色的顏色搭配適合沉浸式的產品中使用,不會因為色彩而打亂用戶的體驗。
產品案例:MUJI
2. 互補色
互補色是指在色相環上對立(180°)的兩個顏色。
色彩中的互補色有紅色與綠色互補,藍色與橙色互補,紫色與黃色互補。
補色并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
互補色是很難把控的一種色彩搭配。由于色彩沖擊力極強,用好了可以達到視覺峰值,反之則會很“村氣”
3. 鄰近色
鄰近色是指在色環上相鄰的兩三個顏色,在色相環上相距 60°
它們色相彼此相近,冷暖性質一致、色調統一和諧、感情特性一致。鄰近色是選擇相近色彩時很不錯的方法,可以在同一個色調中制造豐富的質感和層次。一些效果不錯的色彩組合有藍綠色、藍色和藍紫色,還有黃綠色、黃色和橘黃色等。
4. 對比色
對比色是人的視覺感官所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是視網膜對色彩的平衡作用。指在相環上相距 120° 到 180° 之間的兩種顏色。
對比色能使色彩效果表現更明顯,形式多樣,極富表現力。需要注意的是,互補色一定是對比色,但是對比色不一定是互補色。
色彩的視覺呈現
1. 光源色
物體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我們才能看到他們的顏色。
發光體發出的光,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我們將這些色光稱之為光源色。
2. 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物體的顏色。
比如在正常光照下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是紅色,那他的固有色就是紅色。
3. 環境色
環境色是物體周圍環境的顏色。
環境色對我們看到物體顏色的影響非常大。大家平時肯定也遇到過一個物體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現出來的物體顏色也不盡相同。比如,一個在藍色天空下的蘋果會呈現部分淡藍色,就是環境色的影響。
色彩格式
1. RGB
RGB 色彩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顏色標準,是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色的,RGB 即是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顏色,這個標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是目前運用最廣的顏色系統之一。
2. HSB
在 HSB 模式中,H(hues)表示色相,S(saturation)表示飽和度,B(brightness)表示明度。
3. HSL
在 HSL 模式中,H(hues)表示色相,S(saturation)表示飽和度,L(Lightness)表示明度。
4. HSB 和 HSL 的區別
HSB 和 HSL 都是表示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不同的點在于應用開發中,不同開發語言下可調節的明度值名詞不同,所以這兩個格式不用過于糾結哪個用的更多,具體使用中就是需要哪個用哪個。
不同顏色的感受
1. 黑色
黑色代表著品質、權威、嚴肅、穩重、高級。它是所有顏色中最有力量的,黑色 金色凸顯高貴感,黑色 紅色凸顯時尚感。
黑色是永不過時的顏色。
2. 白色
白色代表純潔、信任、樸素、簡單。黑色和白色經常會被用作無色,這兩個顏色沒有色彩傾向,屬于中性色,所以常常被忽略掉。在界面設計中,白色常常被用作背景色,提高畫面明度,凸顯其他內容,提高文字的易讀性。
3. 紅色
紅色代表喜慶、熱情、奔放、自由、歡樂。它是很強勢的顏色,一出現就會使人熱血沸騰,常常出現在電商活動中,讓人有購物的沖動。同時,紅色也有一種警告的含義。一些產品高危操作的 Button,都是用紅色來提醒用戶。
4. 藍色
藍色代表冷靜、商務、未來、科技、安全,它是一種比較理智的顏色,在色彩心理學的測試中發現,幾乎沒有人對藍色反感。主色調用藍色的太多了:知乎、Twitter、Behance、釘釘等,藍色的運用給用戶一直安全、放心的感覺。
5. 黃色
黃色代表輝煌、高貴、信心。它的明度極高,雖然沒有紅色給人那么強烈的感官,但是黃色給人一種警示的意思。黃色經常會以高貴的含義被用到:網站的 VIP。
6. 綠色
綠色代表健康、活力、生命、安全、和平、寧靜。綠色可以治愈心靈,當你不開心的時候,看一下綠色的東西,會讓你的愉悅值增加。它在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含義是安全:綠色通道、綠燈等。
7. 紫色
紫色代表浪漫、時尚、性感、夢幻、創造力。紫色 粉色經常在女性化妝品被用到,紫色在自然生活中很少看到,所以也有一種稀有、高貴的感覺。
色彩在設計中的應用
1. 數量
一個頁面中盡量不要超過 3 種顏色(黑白除外),顏色過多會讓用戶的興奮值上升,不易長期查看。
2. 統一性
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主色調,所有的頁面的色彩搭配都要和主色調呼應,主色調的合理運用直接關系到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值。同一組件、場景中,顏色使用要保持一致,切忌“自由發揮”,毫無規范可言。
3. 60-30-10原則
60%、30%、10% 的原則,是達到色彩平衡的最佳比例。在 60% 的空間使用主色,可以運用到導航欄、按鈕、圖標等關鍵的元素中,使之成為整個 App 的視覺焦點和色彩關系;30% 的空間使用輔助色,可以平衡過多的主色而造成的視覺疲勞;最后剩下 10% 的空間為點綴色,可以用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元素又需要區分的時候。6:3:1 原則構建了一種豐富的色彩層次,讓界面看上去和諧、平衡和不雜亂。
4. 顏色禁忌
禁用純黑、純灰,純黑和純灰會使用戶陷入負面情緒中,可以在黑色和灰色中加入一些色調,讓顏色看上去更柔和,另外純黑色看時間久了會使人疲憊,在實際產品中,也很少有用純黑的。
5. 文字中的使用
超鏈接顏色用藍色,為什么呢?
最早期電腦中用的是深灰色背景 黑色字,那時候能用非黑色最深的顏色就是藍色,所以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這種用戶習慣非常一致的情況下,盡量不要去改顏色,因為改成別的顏色就會顛覆用戶認知,學習成本就會增加。
6. 卡片陰影
一定不要用純黑色陰影,陰影的顏色會受到環境色和固有色的影響,對于有顏色卡片的背景,盡量使用比卡片更深的同色系顏色來調陰影,會使得陰影更干凈、整潔。
色調
色調指得是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不同顏色的物體或被籠罩在一片金色的陽光之中,或被籠罩在一片輕紗薄霧似的、淡藍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黃金色所籠罩;或被統一在冬季銀白色的世界之中。這種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籠罩著某一種色彩,使不同顏色的物體都帶有同一色彩傾向,這樣的色彩現象就是色調。色調是畫面色彩構成的總體效果。色調,
也是作畫者在寫生過程中,將對象的色彩,從色相、明度、純度及面積大小分布等幾個方面,在畫面上進行組織、加工、調整后形成的,因此帶有主觀性,它并非是對客觀對象的照搬。
色調的作用和對色彩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美術高考色彩中,色調是精髓部分。一張好的色調作品是讓你邁向高分的關鍵一步。色彩構成對現代設計和繪畫起到巨大的作用如室內裝飾,服裝,國畫等等。
(1)影響色調的因素
光源色
色彩是不穩定的,它會因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受光面與背光面的色彩呈現出互補色的關系,這也是陽光下的風景色彩的一個基本特點。室內自然光線下景物的色調就普遍偏向冷色,但如果在有色燈光的照射下,光源顏色的冷暖決定靜物的冷暖。
主題色彩決定畫面色調走向
主體物顏色
主體色彩是決定畫面色調走向的主要色彩,它可能是畫面面積最大的一塊色彩,也可能是畫面純度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一塊色彩。主體色的主要性體現在畫面其他色彩都要以它為中心而展開,依據主體色的純度、明度調整自身的色彩,共同形成統一和諧的畫面色調。
個人用色習慣
個人用色習慣與色彩感覺如何影響色彩,作畫者都有自己的習慣,畫面色調的確定與個人用色習慣有直接的關系,比如梵高就喜歡用純度較高的色彩,反差大,形成充滿旺盛生命力的視覺效果。而有些畫家則喜歡用單純而含蓄的色彩,比如維亞爾,他喜歡用土黃、赭石、熟褐一類色相較近的色彩,追求色彩間的微差正是他色彩語言的特點。
每個人的色彩感覺有很大的差異,對色彩感覺敏銳的人來說,豐富多變的色彩從自然中拿來即可,像莫奈這樣的色彩大師就具有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而且難以模仿。而對于色彩感覺不太好的人或初學者,則可以通過對技術的合理運用、對色彩的理性控制使色彩關系合乎規律。
(2)色調的分類
色調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類:1.以明度來分類:亮調、灰調和暗調。2.以純度來分類:鮮調、中純度色調和灰調。3.以色性來分類:冷色調、暖色調和中性色調。4.以色相來分類:紅、黃、橙、藍、綠、紫、赭。
(3)色調與色彩的關系
色調與色彩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色彩關系有序、合理,畫面色調感就強;色彩關系凌亂無序,畫面就缺少色調感。換句話說要想獲得畫面的整體色調,就必須建立和諧統一的畫面色彩關系,推敲用色的純度、明度,并對色彩進行適當的歸納與概括。對現實的色彩進行歸納與概括,或者說準確把握一幅畫面的整體色彩關系,是完成一幅作品的必要條件。如果在落筆前就能明確表現出對象的整體色調,那么局部色彩也會隨之變得明確而容易把握,色彩的整體關系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這時,色調就成了作畫者對繽紛的自然色彩進行歸納和概括的有效手段。
(4)色調中的大體色彩關系
色彩關系:兩者或者兩者以上,前后、左右、上下之間或物體本身之間的冷暖、明度、純度關系。
明度:前亮后灰
純度:前純后灰
冷暖:暖光下,受光部位偏暖,暗部偏冷。冷光下,受光部位偏冷,暗部偏暖。
色相相同,便從明度、冷暖去找物體之間的變化。
(5)對比色調中的色彩關系
和諧之美
和諧的原則是指色彩作品中色彩相互協調,在差異中趨向一致的視覺效果。和諧的原則是構建畫面氛圍的重點之一。
對比變化
對比是一幅作品形成的基本條件,對比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一幅作品的色彩在色相、純度、明度上的差異,以及色塊的大小、曲直、虛實、動靜、強弱、清濁、冷暖、聚散、斷續、陰陽、簡繁、疏密等都是藝術的重要對比關系。恰當的運用對比手法,強化對比效果,可以提高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主次原則
畫面色彩有主次之分,形成畫面基調的色彩是主體色,比如藍色調中大面積的藍色,襯托色和點綴色是次要色彩,它們對畫面的色調不起決定作用,通過對比,它們能達到豐富畫面的作用。
均衡原則
畫面的均衡包括兩層意思,一種是畫面重量感的均衡,另一種是色彩對比上的相對穩定感,要使畫面均衡、統一,一定要避免一邊倒或頭重腳輕的情況出現。均衡的畫面是以畫面的偏中心為基準,向上下,左右或對角線作重量來調整的,穩定的色彩關系使畫面有舒適、優雅的視覺效果,是色彩具有美感的表現。
節奏原則
作品中色彩的配置富有節奏感,才能產生統一中有變化的美感。如果畫面中都是比較極端的顏色,如大紅、大紫似的,就會令人煩躁不安;畫面全是灰色就會顯得消沉,沒有活力;只有將純色、中間色、灰色作合理搭配,用心經營位置,推敲用色,才能獲得富有節奏感的畫面效果。
(6)組織色調的方法
主體色配方法
主體色是形成畫面色調的基本色彩,其作用是決定性的,因此主體色在畫面應是最醒目的。
概括歸納法
概括歸納法簡單地來說就是把色彩作簡化處理不等于隨意,而是對自然色彩進行符合整體特征的歸納。掌握概括歸納法的關鍵是在于要對色彩作準確觀察,在繪畫中,觀察也是一種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提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特征色彩。
微差法
微差簡單地講就是過渡和對比微弱,不明顯。微差可以營造一種和諧統一的色調感。這種微差效果的運用,需要圍繞畫面的中心部分展開,將畫面的色彩關系向豐富的方向引導。
微差的運用涉及主體色與點綴色雙方的面積對比,如果大色調已經確定,即使局部有小面積的色彩與主調形成較大反差也不會影響主色調,相反恰當的對比會使畫面色彩更具張力。
透底法
透底法是一種制作感較強的色調組織方法。其作畫步驟是:先在整個畫面薄涂一種基色,然后再基色上敷加色彩。色彩不作大面積覆蓋,而是適當露出底色,形成兩層或多層色彩層次感的透氣效果。
2.工具介紹
顏料
水粉顏料有錫管裝和盒裝兩類。錫管裝方便攜帶,是考試或外出寫生的理想選擇;盒裝分量大,比較經濟,適合平時寫生訓練用。顏料要注意挑選市場口碑好的產品,純度、可塑性、遮蓋力都相對好些,容易調出滿意的顏色。
畫筆
畫筆是表現技法的重要工具,市場上廣泛流行的畫筆有羊毫、狼毫水粉筆和部分油畫筆。各種筆的性能不同,所表現出的筆觸和畫面感覺也不一樣。
畫筆一般都分為1—12號,考試和練習時4開紙一般最大用到11號筆,8開紙用到10號。
以八開紙為例:
勾線起稿:3—5號;鋪大色調:8—10號;
局部調整:5—8號;細節處理:1—4號。
羊毫(水粉筆):彈性適中,筆觸較柔和,含顏料厚。(適合)
狼毫(水筆):彈性強,筆觸較銳利,含顏料厚。 (很適合)
豬鬃(油畫筆):彈性強,筆觸銳利,含顏料一般。 (適合)
尼龍(尼龍筆):彈性強,筆觸較生硬,含顏料薄。 (不適合)
紙及畫具
紙張:畫水粉有特定的水粉紙,一般選用150克以上較好,有一定厚度,上色不容易起皺。同時,根據個人喜好用素描紙、卡紙、水彩紙也可以。用不同的畫紙作畫感覺也是不一樣的,但基本原則是選用有一定吸附顏料性能的紙。
初學者畫單個靜物時紙張8開即可,畫組合4到8開都可以。畫訓練用小色稿32到16開即可,因為小的畫面好控制一些。
調色盒
市場上常見的24和36格都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盒蓋可以調顏色用(畫大畫時也可選用專門調色盤),注意顏色一次最好擠多些,用海綿保濕,否則很快就會干了。
根據色性冷暖來擺放。黃的、紅的這種暖色放在一起,綠的、藍的冷色放在一起。然后,在紅的黃的中又按明度歸類,像亮黃色,中黃色,灰黃色;紅色里面分為亮紅色,灰紅色,重紅色;冷綠色里面綠色分為亮綠、中綠、灰綠;藍色分亮藍、灰藍、重藍基本就按這個規律。
畫板
選木畫板,繪畫時平整很重要,同時又比較環保。
噴壺
燥天氣繪畫時噴水在顏料上保持濕潤。
水桶
洗筆和調色。
小鏟刀
挖盒裝顏料
透明膠、圖釘、夾子
固定畫紙
裁紙刀
裁紙分割專用
折疊畫架
放置畫板
工具箱
放置畫筆、顏料盒等相關東西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韓國畫師DSマイル作品

透視分為幾種?你都知道嗎?

男女個不同!二次元人體的頭身比例

來自韓國畫師Jettafield的禁欲系男士,太贊了!...

女生胸部的結構特征及畫法

美男子插畫作品丨韓國插畫師

動漫人物的腿腳怎么畫?

如何畫Q版人物側臉?這篇文章告訴你

繪畫精品參考 | 各種手的姿勢、學畫畫的好參考,推薦給大家。 (BY hon...
